皇龙自动化工程博客 上海皇龙自动化工程公司博客

武侠北派五大家:朱贞木--旧派武侠小说的殿军--后面的故事

摘自 2018-05-20 08:31 | 浙江新闻


学者这些年一直在寻找朱贞木。

朱贞木当然早已离世。所谓寻找,是因为这个人在世上留下的印迹太少了。除了是绍兴人,我们甚至不知道他的长相,生于何时,去世的时间,顾臻也是靠猜测的,应该是早逝的,上世纪50年代,他的名字和作品彻底消失,或许就在1955年。

8年之后,朱贞木的外孙费祥英出生了,他也没有机会见外公。听妈妈说,外公在1955年的冬天去世了。如今,他手里只有几张妈妈留给他的外公的老照片,这是“文革”后,家里仅存的相册了。

朱贞木.jpg


他在网上陆续搜集了很多线索,看到了研究民国通俗文学的学者张元卿关于朱贞木的研究文章,同时,也注意到了顾臻这个名字。

《朱贞木小说版本流传考》、《朱贞木序跋琐谈》、 《从一篇关于朱贞木的佚文说起》 、《报刊上的朱贞木小说连载》……有太多他所不知道的外公,都在顾臻一点点的寻找和拼凑中,清晰起来。他一直有疑虑,这个顾臻是网名,是过去的人,还是确有其人?

如果没有这样一些寻找,一些等待,朱贞木的过去,依然面目模糊,直至遗忘、消失。但熟悉武侠小说、通俗文学的人,是知道他的。

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香港、台湾武侠小说创作兴盛之前——上世纪30到50年代,大陆武侠小说创作曾有一个黄金时期,尤其出现了几位领军人物,被学术界称为“北派五大家”——还珠楼主(《蜀山剑侠传》)、白羽(《十二金钱镖》)、王度庐(《卧虎藏龙》)、郑证因(《鹰爪王》)和朱贞木(《罗刹夫人》)(注:括号内为其代表作)。而列最末的朱贞木,被誉为“港台新派武侠小说之祖”,换句话说,他的创作特点,更为直接地影响了金庸等很多武侠作家。

前四位的作品,就算没看过小说,我们也都看过根据小说改编的影视剧。但对朱贞木几乎是陌生的,这个名字只存在于“北派”的人物列表,零星穿插在研究者的文章里。而且,前四位的照片,都有留世,唯独朱贞木的真容,不得而知,甚至百度百科朱贞木词条里展示的照片,都是错的,那是一张还珠楼主年轻时的戎装照。


顾臻一直在寻找线头。

去年,他新发现了一条线索,找到了朱贞木在1951年6月出版的一部小说《铁汉》,卷首语里写道,小说是为写剧本而开始构思和撰写的,这说明他在解放后从事的工作与戏剧有关。在友人的帮助下,他写成小文《朱贞木在天津编话剧》,发在了天津《今晚报》上。


费祥英的高中同学看到了,转发给他。

他心里一动。这条关于戏剧的线索,曾听母亲口述过。1949年以后,因政治原因,外公不能继续创作武侠小说,心情非常压抑,便主要居家篆刻制印,作画,赋诗,有时写一些散文消遣。同时,偶尔努力创作了一些与时共进的新时代独幕话剧剧本而已,但在文革中剧本与小说原稿全部付之一炬。

散落的线头,接上了。

费祥英通过报纸,找到了顾臻——武侠小说收藏家、研究者,中国武侠文学学会理事。

上个月底,费祥英从日本赶到了天津,与顾臻、张元卿见了面。他的行李中,小心夹着一张1949年,外公53岁的照片:清瘦,干净,温柔凝视前方。即便额头已有白发,依然梳得一丝不苟,江南才子的儒雅,到了中年,没有减去半分。


朱贞木旧照,朱贞木外孙费祥英先生提供

朱贞木离世63年之后,我们才得以真正“看见”他。

受还珠楼主影响,开写武侠

外公是1895年在绍兴出生的,费祥英补充了朱贞木的出生年代。

他本名朱桢元,字式颛,生在宦官世家。1955年冬,朱贞木因哮喘病与心脏病并发,在天津市总医院去世,享年60岁。

这个年份,夹在两个关键时间节点里。

1951年6月起,所有武侠小说都不准出版。1956年配发查禁图书目录,朱贞木的所有作品在目,和还珠楼主、郑证因等武侠作家的所有作品一同被禁。

朱贞木的去世,和当时的环境突变有没有关系,我们已无法得知。但在创作上一贯我行我素的朱贞木,曾在生命的最后几年,努力尝试运用当时提倡的新的文艺观念创作武侠小说,却没有等到开花结果。

1934年8月,朱贞木在《天津平报》上开始连载处女作《铁板铜琵录》,这是他武侠小说创作的起点。

那年39岁,他已经在天津电话局工作了6年,先做文书,后来升职任文书主任,写小说属于“业余爱好”。

而2年前,他在电话局的同事兼好友,后被列为“北派五大家”之首的还珠楼主,已经成名了。1932年夏天,李寿民以“还珠楼主”为笔名,在天津《天风报》发表长篇连载《蜀山剑侠传》,魔幻之笔,从此横扫武林。

李寿民婚后为天津电话局局长秘书,不仅创作武侠小说,还擅长编写京剧。第一代研究民国通俗小说的天津学者张赣生先生认为,朱贞木开始武侠创作,是因见还珠楼主在《天风报》发表《蜀山剑侠传》一举成名,朱氏见猎心喜而作,以两人密切关系而论,确有此种可能。另一位武侠小说评论家叶洪生先生也有相同观点。

还珠楼主的儿子李观鼎先生曾对顾臻说,幼时在北京家中见到过来访的朱贞木,身材瘦削,双目有神。他记得父亲和朱贞木一聊就是一整天,说到激动处,互用手指比划,两人关系相当好。

就在朱贞木发表处女作的那年,他把妻子和孩子从老家绍兴接到了天津。之后,再也没有回过故乡。

电话局的工作是托人介绍的,顾臻猜测,应该是浙江老乡。

朱贞木自幼在家读私塾,喜爱诗赋和绘画,也喜爱文学,后来进入新式学堂接受新式教育。当地中学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文学系。

但浙大之说目前存疑,因为“浙江大学”成立于 1928 年,朱贞木就是在那年去天津电话局工作的,在时间上能对上的,只有“之江大学”。

费祥英是外婆带大的,住在天津,耳边却环绕着“各种”吴侬软语——他的外婆是绍兴慈溪人;父亲祖籍宁波,上海生人;母亲绍兴慈溪人。费先生说,家母的书面文字和讲述,都是“浙江大学”,但他推测,家母和外公在对话沟通时,有可能造成上述的绍兴话发音近似与理解上的混淆。

他笔下的人设,现在仍然流行

朱贞木接受过私塾和学堂两种正式和非正式的长期教育,又读过大学,其学历在武侠小说作者中大概是绝无仅有的。而他的青少年时代又是在富庶的绍兴度过,肯定接触过当时的鸳鸯蝴蝶派小说、新文学书籍以及翻译的西方小说作品。所以,朱贞木的语言功底,非常扎实。

根据费祥英提供的资料,朱贞木因不愿受日本人的气,1940年就自动从电话局离职,在家闲居,作画治印之余,继续创作武侠小说,偶尔也写点文章。

抗战胜利后至五十年代初这段时间,武侠小说的出版迎来一个短暂的新高潮,朱贞木的小说出版了不少,代表作《罗刹夫人》,还有《飞天神龙》《艳魔岛》《炼魂谷》三部曲、《龙冈女侠》、《七杀碑》、《塔儿冈》、《闯王外传》、《郁金香》、《庶人剑》等,是日据沦陷期间的几倍,其中既有武侠小说,也有社会小说,还有历史小说。

《庶人剑》原刊本第二集封面,顾臻先生提供

1994年,叶洪生在《武侠小说谈艺录——叶洪生论剑》(联经版)中,提出了“北派五大家”之说,并对五大流派做了归纳,学界沿用至今——“奇幻仙侠”(还珠楼主)、“社会反讽”(白羽)“悲剧侠情”(王度庐)、“帮会技击”(郑证因)、“奇情推理”(朱贞木),“五大流派的勃兴,决定了近五十年来武侠小说的发展方向与走势。”

朱贞木的“奇情推理”,是一种革新,“对于五十年代以降港、台所谓‘新派’武侠小说颇有启迪作用。”

我们倒过来,先说“推理”,这反映的,是语言功力。

30年前,顾臻一口气读完了600多页的朱贞木名作《七杀碑》。“他特别会讲故事,一环套一环。而且,他叙述故事的过程中,有能力给你引导出一种氛围,通过叙事把你抓在里面。”

《七杀碑》原刊本第七集封面,顾臻先生提供

邓友梅先生在《闲居琐记》中,记录了著名作家赵树理先生指着《七杀碑》对他说的话:“写法上有本事,识字的老百姓爱读,不识字的爱听。”由此可见朱贞木讲故事的水平有多高了。

朱贞木的武侠小说处女作《铁板铜琵录》,遵守中国章回小说的传统,采用对仗的回目,可见古典文学素养深厚。

但是,从第二部《龙冈豹隐记》开始,包括之后的所有作品,他开始打破,全部摒弃传统章回对仗回目,章节名称首创以文白夹杂的短句、成语或专有名词分章,不拘一格,新鲜灵活,比如采用“血战”、“李紫霄与小虎儿”、“金翅鹏拆字起风波”等名词、词组或短句,长短不拘,完全不谈对仗,“这是新派体,过去写武侠小说的人没有这样写的。”

《龙冈豹隐记》原刊本第二集封面,顾臻先生提供

同时,他在武侠小说中经常喜欢用当时流行的新名词,比如“观念、计划、意识”等,紧贴时代变化,所以,叶洪生先生称他为“新派武侠之祖”。梁羽生的《塞外奇侠传》便有所借鉴,叶洪生说,“取材于蒙古民歌中女英雄飞红巾的传说,以作者自制的哈萨克民歌开场;仿朱贞木文白夹杂、不规则之小说回目,运用新文艺笔调写杨云骢、飞红巾、纳兰明慧的三角恋爱故事,反而不落俗套。”

我们再说情——奇情,怎么个奇法?

看叶洪生的归纳,你就懂了:掀起武侠世界“一夫多妻制”情海波涛。

在很多民国武侠作品中,女性主角的地位已经大大提高,我们熟悉的,就有《卧虎藏龙》里的玉娇龙等,即使还珠楼主《蜀山剑侠传》中,女剑仙、女剑客也扮演了主要角色,这一切都间接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后反封建传统、反道学的社会流行风气。

但是,在描写女性的感情上,都不如朱贞木突出。

比如《卧虎藏龙》的玉娇龙,王度庐完全是新文学的笔法写小说,所以他的武侠小说,更多是在言情。玉娇龙是一个叛逆性格的女性,最后脱离家庭行走江湖。李安当时拍电影,也是看中玉娇龙这个角色,离家出走,符合西方人的口味。

朱贞木呢?

“他的《罗刹夫人》,有点女版的《人猿泰山》的味道,她是跟大猩猩长大的,后来被师傅接走。所以她充满了野性、叛逆,但是她没有家庭概念,不是和家庭有冲突,纯粹是人聪明、漂亮、泼辣大胆,同时又富有正义感,但又有趣,收放自如。”

可以这么说,朱贞木笔下的女性,更现代化。

《罗刹夫人》原刊本第二集封面,顾臻先生提供

有时,朱贞木会用热辣辣的语言展现女性对于爱的向往,比如《罗刹夫人》中的罗刹夫人、《七杀碑》中的三姑娘、毛红萼、《飞天神龙》中的李三姑等等。同时,穷追男主人公的侠女达数人之多,叶洪生先生称之为“数女倒追男”模式。这一特点被后起的香港、台湾武侠名家如金庸、卧龙生、诸葛青云、司马翎等人继承并发扬,比如《倚天屠龙记》。而“侠情”特色名传后世的王度庐,笔下恋爱男女的表现反而显得含蓄、收敛和传统。

而朱贞木笔下的男主角,多数反而没有女性角色那么生动而有活力。顾臻说,《罗刹夫人》中的沐天澜竟然一副小男人的娇样儿,喜欢拜倒在两位罗刹姐姐的石榴裙下,有些《红楼梦》中贾宝玉的味道。

“说来有趣,被划入蝴蝶鸳鸯派的顾明道笔下没有这样娘娘腔的男主角,王度庐笔下有些优柔寡断的李慕白也仍是男子汉一个,其他如更早的平江不肖生、赵焕亭和同期的白羽、郑证因等人,都不弹此调,因此武侠小说中‘娇男型’男主人公大概可以算得上是朱贞木的首创了。”

也就是说,我们现在最流行的“小奶狗”人设,70多年前,朱贞木早就玩过了。

《罗刹夫人》出版时,朱贞木在附白中指出,武侠小说有两弊,一是过于神奇,流于荒诞不经;一是耽于江湖争斗,一味江湖仇杀。他希望《罗刹夫人》一书可以为读者换换口味。

他确实做到了。

《拟临安山色图》里的思乡心绪

去年,顾臻编校的《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朱贞木卷》,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,书中,朱贞木作品的原刊本和相关资料,也由顾臻提供。他做过一个统计,剔除同书异名者,从1934年至1951年,各种体裁的朱贞木小说一共出版了十九种,另外有一部《翼王传》,很特别,是他的一位好友、著名越剧编剧苏雪庵所作。但应苏雪庵的要求,署上了朱贞木的名字。为此,朱贞木还特地在序言里做了说明。

关于苏雪庵,公开的资料非常少,生平不详。顾臻曾去找寻线索,但苏雪庵后在文革中自杀,身后无子女。1955年,苏雪庵曾改编过越剧《西厢记》。而朱贞木在序中国提到“钱塘苏雪庵君”,钱塘,应是杭州人。

蛛丝马迹中,你会发现,朱贞木的“朋友圈”,很窄,但很多都是浙江人,以及文学艺术圈之人,很少有社会人士。顾臻说,他结交的人,对脾气,是一路,就来往,否则根本没来往。

费祥英依然记得,妈妈口中的外公,也是如此,自幼喜爱文学、赋诗、篆刻、绘画以及书法。自尊心极强——费先生说,自己也是如此,似乎是隔代相处。外公自认清高孤僻,不愿受人管制,不与世事同流合污。

顾臻曾在《七杀碑》原刊本中发现过朱贞木的通讯地址,去年,后来在《铁汉》的卷首语末尾,再次看见:“我本意把它写成剧本的,为便利出版起见,先以小说体裁发刊,而结构制插,仍有点近于舞台剧的形式,匆匆写成,纰缪定多,尚希读者予以不客气的批评。(作者通讯处——天津河北路三一二号)”

这应是朱贞木的故居。

顾臻找到了,只是,此地早已被拆除,随着记忆一同消失了。

作为家乡人,我们很想知道,为何33岁的朱贞木会离开绍兴远走天津生活。具体的原因,已经无法得知。

此次费祥英和顾臻的见面,他还带来了另一件珍藏多年的物品:朱贞木画作《拟临安山色图》长卷照片。

费祥英的母亲1987年1月故去。生前,她拿出父亲仅存的遗作,包括《拟临安山色图》、黑檀木盒篆刻等,以及遗物,对费祥英讲述并书写了朱贞木的生平。

朱贞木绘画和治印造诣很深,画宗清初四王之一的王翚(字石谷),他临摹其名作《临安山色图》长卷,更邀请多位在天津或已回乡的浙江籍文化名流题跋,如俞品三、向迪琮、傅仲钊、袁泰、方东、屠季和、九秋老人、陈吴璜、陈伯琴、朱允中、张颐等。

这些人中,除了俞品三、向迪琮、方东、朱允中外,其他人暂时无法查到更多信息,比如袁泰,只知他字文白,曾在浙江体育专门学校(原名浙江体育学校)支持过校务,学校创办于1912年,创办人王卓甫,校址就在杭州。创办初期由沈钧儒(号衡山,浙江体育会副会长)任董事长,浙江体育会会长吕公望(字戴之,浙军第六师师长)兼任校长。此外,没有发现更多有关此人的资料。

还有另一条线索。

民国通俗小说研究学者南京师大的张元卿,曾写文解读这幅画作背后的朱贞木的心绪。

他在1940年《立言画刊》第104期“天津专页”上,看到两首写给朱贞木的题画诗,题目均作《题朱式颛拟临安山色图》。第一首作者是顾寿人,诗云:“立马吴山事有无,眼明今日见新图。何当乞取鹅溪绢,装就长康顾氏厨。”第二首作者是王伯龙,诗云:“故国山围系梦思,江南一发绿参差。寒宵小鼎茶声沸,疑是胥潮欲上时。”

两位作诗人,都是天津城南诗社成员,

金主完颜亮觊觎宋室河山,曾有诗云“提兵百万西湖上,立马吴山第一峰”。我们已无法知道朱贞木画于何时,但刊出这两首题画诗的时间是1940年,朱贞木依然还在天津,“当时正是日寇‘立马吴山’时,朱氏本浙人,怎能无动于衷?”张元卿写道。

而另一首王伯龙诗中的“胥潮”,即钱江潮。

千愁万绪,潮起潮涌,遥遥不可及。

目前朱贞木的前半生,30岁之前,尤其在绍兴的生活,仍然有太多的空白。如有知情人,请联系记者。

图片由顾臻和费祥英提供

参考书目

《朱贞木和他的武侠小说》作者 顾臻

《武侠小说谈艺录——叶洪生论剑》作者 叶洪生

《朱贞木》作者 张元卿


2018年11月1日 | 发布:Chris | 分类:新闻、历史、文化 | 评论:0

发表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