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朝诗人萨都剌中的剌到底是念là还是念cì
萨都剌(公元1272年或1300年-1355年),字天锡,号直斋,元代著名诗人、画家。其先世为西域人,出生于雁门(今山西代县)。
网络上有很多人在问,这个剌到底读什么音呢?百度上一堆乱七八糟的解释。
其实,很多人都没有搞清楚,剌和刺的分别,就是“刺”这个字比“剌”少了一横。
换言之,“剌”比“刺”多了一横。
因此,萨都剌正确读音是 sà dū là。 而绝不是sà dū cì。
上海古籍出版社在1981年曾出版过萨都剌的《雁门集》,直接写了萨都拉,这就证明了剌和拉同音。
同样,懂历史的人还都知道,“土木堡之变”(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(1449年9月1日)明英宗第四次北伐时,明朝军队在土木堡(今河北省怀来县东10公里)败于西部蒙古民族瓦剌军队的事变)中的西部蒙古族瓦剌的读音,就是wǎ là。
年来百好俱衰薄,独有幽探兴尚浓
七律 再游延寿寺次旧韵
居越诗,正德辛巳年归越后作
明·王守仁
历历溪山记旧踪,寺僧遥住翠微重。
扁舟曾泛桃花入,歧路心多草树封。
谷口鸟声兼伐木,石门烟火出深松。
年来百好俱衰薄,独有幽探兴尚浓。
王守仁(1472~1529)是明朝余姚人,思想家、军事家、哲学家。主要成就有平定思田、诸瑶叛乱,剿灭南赣盗贼。
正德十六年(1521年),明世宗即位,世宗由藩王入继大统,对王守仁有过短暂的赏识之后,便对这位非常能干的臣子采取了冷漠的态度。在世宗即位之际,王守仁因父老请归,世宗说王守仁有擒贼平乱之大功,正要论功行赏,不许他辞官。同年七、八月,先升其为南京兵部尚书,不许他推辞,稍后又准许他顺路回去探视父亲。不久,加封王守仁为新建伯,世袭。
这首七律就是王守仁回家探视父亲在松江延寿寺游历时所作。再游意味着此前曾经游览过延寿寺。延寿寺位于松江区塔汇镇李塔街李塔院内,旁塔而建。明王建塔礼佛,高僧元信自定海卓锡塔中,吴越王裔钱氏结缘舍地助营殿宇,傍塔建寺。祈澄波静涛而名澄庵,为松江境内佛教发轫之地。李塔始建于初唐时期,因唐太宗第十三子曹王李明任苏州刺史时所建,早期称为“礼塔”,后渐渐讹成“李塔”。
春暮西园•明•高启
春暮西园 • 明 • 高启
绿池芳草满晴波,春色都从雨里过。
知是人家花落尽,菜畦今日蝶来多。
清明时节,疫情之中,听杰奎琳▪杜普蕾忧伤的大提琴《殇》(https://v.qq.com/x/page/q0173voga7i.html),见微信里众人发布的国内外春色景象,摘录高启一诗。
戚继光之后的戚家军到底发生了什么?
《绣春刀2》是一部精彩的历史武打电影,剧中主角沈炼虽然武功卓绝,又在国家安全机关任职,其实也不过是个修罗场中苦苦挣扎的小人物而已。和其他人所不同的是,他不过坚守住了那一点点恻隐之心。